2019
十月

17

1647

【打开圣经】|圣经会不会有错?

1231231

今天我们继续《打开圣经》。今天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:圣经,会不会有错?在这里,我们引用《弟茂德后书》第三章第十六节,圣保禄的书信里他这样讲,凡受天主默感所写的圣经,为教训、为督责、为矫正、为教导人学正义,都是有益的。在这几句话,圣经的话里面讲了两个事情。第一,圣经是因圣神的默感所写成的,如果是圣神的默感所写成的,那当然就不会错,但是是什么不会错,这里讲的很清楚,为教训、为督责、为矫正、为教导人学正义,是教给我们如何做人,如何生活,在我们的信仰,在我们的道德上面,在这些教导上,不会错。有的时候人们会讲,圣经里没有错,那为什么圣经里有时会发现有前后矛盾的地方?这里读了一个部分那里读了一个部分,好像这两个部分很难融合。圣经如果是圣神的默感写成的,怎么会有错呢?这个就是我们要讲到的,错与没有错是指什么意思。如果只是讲到很小的细节里面,当然会有出入。 

我给你举个例子,比如说耶稣派遣门徒去宣讲天主的福音,当时在《马尔谷福音》里第六章这样记载了耶稣跟门徒讲,在路上除了一根棍杖以外,什么也不要带,却要穿鞋。换句话说,《马尔谷福音》告诉我们耶稣派遣门徒的时候,你可以带一根棍杖,可以穿鞋,但是《玛窦福音》里第十章这样讲,路上不要带口袋,也不要穿鞋,也不要带棍杖,那《玛窦福音》里讲你们就不要穿鞋子,也不要带棍杖,你说哪一个是对的?是带棍杖还是不带棍杖?是穿鞋子还是不穿鞋子?那么圣经里一个《马尔谷福音》,一个《玛窦福音》,这不是互相矛盾吗?在细节上当然会有出入,因为不同的门徒,他们听耶稣讲话的时候一定会有出入,这是很正常的,但是下面这个最根本的讯息,却是完全一致的。这个讯息就是你们传扬福音,不要依靠外来的东西,而只要依靠福音。 

同样再给你举个例子,《马尔谷福音》十四章里说:当时伯多禄说,我绝对不会背叛你,最后晚餐的时候,耶稣对他说,鸡叫两遍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。《路加福音》二十二章,记载同一件事情,耶稣对伯多禄这样说,今天鸡还未叫以前你要三次说不认我。那到底是说是鸡叫以前,还是鸡叫以后?叫三遍还是鸡就没有叫?因为每个人,每个门徒听到的会不一样,但是这个核心的意思是,人是软弱的,很短的时间,几个小时之后伯多禄你就会不认我,虽然你今天现在信誓旦旦地讲,我绝对不会背叛你,但是人的软弱,会使你做的恰恰相反。所以在圣经的这个讯息是完全一致,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好像会有一些不同的地方。 

这跟我们人的经验非常一致,举个例子,比如说,过感恩节的时候我们与朋友们聚会吃饭,突然有一个朋友来了,来了以后他就带了几个南瓜饼,他说这次我是特意去买了两个南瓜,然后自己做了,这个不是从店里买的,这是我自己从南瓜做出来的饼,然后这个朋友就走了。那我们吃这个南瓜饼的时候,就有其他朋友问了,这是从店里买来的,还是家里做的?我说这是谁谁从店里买了两个南瓜,从南瓜做的。买了两个南瓜,另外一个朋友讲说我听到他说他买了三个南瓜,还有一个人说我听到他说他买了四个南瓜,那我们每个人听到的都不一样,这很正常,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解释,同一件事情会有出入,但是核心的这个讯息不会错,这个南瓜饼是由南瓜做的,不是从店里买回来的。 

在圣经里面也是这样,当我们看到有一些讯息好像前后有矛盾,很正常,因为在细节上可以有出入,但是在后面的这个讯息教我们如何做人,为教训、为督责、为矫正、为教导人学正义,是绝对不会错的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我们知道圣经是可以信实的,非常信实的记载。正是因为这些每个人的记忆上有个别的出入,才使我们相信圣经不是某一个人坐下来杜撰出来的,而是他们真正听到了耶稣的话,而按照他们的记忆就写下来的,反而更加证明圣经真实讯息可靠。

评论

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。